本文共计3509字,阅读约需9分钟
天然气价格最低2.8元/m³
(资料图)
北方产区成本落差明显
近日,河北石家庄高邑产区天然气价格降至2.8元/m³,成本优势非常突出。相较之下,其他产区压力倍增。目前北方各产区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形势。有产区凭借工艺优势,向周边输出差异化产品;有产区凭借成本优势,输出高性价产品;也有产区进入5月生产压力加大,已经出现停窑现象。
来源:陶城报
据了解,除了继一个多月前河北高邑天然气价下调至3.15元/m³之后,全国各地天然气价格也纷纷下降,只有佛山的天然气价格还保持在较高的价位,只是由4.20元/m³下降到4.00元/m³。佛山产区陶企的生产成本本来就比其他产区陶企高很多,现在天然气价格又进一步拉大,佛山产区的瓷砖拿什么跟其他产区的瓷砖去竞争?
泛高安产区2023年
近日获悉,高安、宜丰、上高等产区均有实力企业要新建或改建生产线。宜丰精隆陶瓷一条大板新建线拟提上日程;万众陶瓷一条新建线正在做前期工程;宝庆陶瓷已规划一条大板线,目前基础设施已做好;瑞阳陶瓷2023年准备投5亿元,对瑞源抛光砖生产基地进行全面绿色智能化改造升级,拟建4条大线、单线日产能4.5万㎡,其中包括2条中板、抛釉砖线,2条大板、抛釉砖线。据了解,产区至少还有2条瓷片线、1条抛光砖线也可能要新(改)建。此外,有行业人士透露,因为锂电政府审批收紧,今年宜春刚刚只审批了十家左右的锂电产能线,其中高安瓷砖改锂的产能尚未批复,7条原已转锂的瓷砖线极有可能回归陶瓷行业。据统计,今年泛高安产区要新(改)建的瓷砖线或超15条。
来源:陶业时讯
继河北产区4月份多条抛光砖产能停产之后,泛高安产区也被爆出至少3条抛光砖或停产或改建。有陶企相关负责人透露,行业出现抛光砖旺季停产、改建,跟市场淡旺无关,根本是因为抛釉砖带来的影响所致。高安产区一资深人士告诉陶业时讯,相比抛釉产品,抛光砖原料系统、生产相对复杂,釉面效果相对单一,加上抛釉砖的性价比凸显,抛光砖原来的市场被日益蚕食,导致抛光砖哪怕在旺季也难销。此外,受中板冲击影响,瓷片今年的产销也进一步萎缩。就泛高安产区而言,取代瓷片的中板产销两旺,部分企业出现产能短缺。反观瓷片则黯淡异常,宜丰某陶瓷企业曾因瓷片享誉产区,现在也传来要改建中板的消息。而高安的某一大产能瓷片线也已处于停产状态。
来源:陶业时讯
以前建陶行业还总有人说抛光砖虽然过时,但绝对不会被淘汰。而现在,高安产区抛光砖旺季也难销的现象和至少3条抛光砖或停产或改建的消息似乎在告诉我们,抛光砖就像是美人迟暮或英雄末路,正在一步一步退出建陶行业的舞台。瓷片也一样。
从相关财报发现,不少陶企的员工数量减少明显,5家陶企在过去一年员工数量减少超7000人,有陶企的减员比例达30%。与此同时,多家陶企的应付职工薪酬也同比减少。生产线数智化程度的提高,让陶企的用工需求大大降低。一陶企在2022年员工人数减少2110人,其中生产人员减少1424人,技术人员减少201人,合计减少1625人,占其2022年度减少总人数的77.01%。除此以外,销售人员同样面临转型。过去一年,陶企A、陶企B的销售人员分别减少328人、150人,对比前年人员数量减幅分别为35%、23%。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陶企对销售人员的需求将从业务开拓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国际局势复杂、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面临挑战。不少陶企提及将通过精益生产、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等措施应对成本上涨的影响,提高盈利水平。
来源:陶城报
最近,从一则企业宣传的视频中发现,陶瓷行业又多了一家“上市企业”,因为其在视频中显示:“股票简称:××新材”、“股票代码:100678”。而在其官网中的介绍又不一样,标注的是:“股份简称:××新材”、“股权代码:100678”。经过查询发现,这家名为“××新材”的企业,实则是2016年5月30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一家陶瓷生产企业。2018年2月28日因为异地托管的政策因素,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转板,终止挂牌及交易等,仅在该中心上线展示系统展示了。自此,通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功能已经丧失。“××新材”不是上市企业,那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股票简称”和“股票代码”了。
来源:陶客
此等打擦边球的宣传行为,不管真实目的何在,都有可能对消费者甚至是经销商构成误导和欺诈。
来源:中国陶瓷网现场报道
相信已经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成品交付上已经收获斐然成绩的简一在生产上同样会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全球最大的大理石瓷砖国家绿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通过低碳环保、智能化和数字化、提质增效为行业作出表率。
来源:观点网
《2023家装消费品质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